別讓孩子敗在鋼琴下
近十年來,最受家長歡迎的課外活動,可算是鋼琴了;但家長有沒有想過,若強迫孩子學鋼琴,孩子與家長都有很大的挫敗感。有大部分家長在送孩子學習鋼琴前,都欠缺周詳的考慮,未有作細心的評估,以致半途而廢。以下是給家長一些提示,看看孩子是否已具備學習鋼琴的基礎能力?
1. 孩子喜歡學鋼琴嗎?
鋼琴是一種樂器,它是一種用來彈奏音樂的工具。孩子必需首先喜愛音樂,才有機會被鋼琴吸引,願意付出努力來學習它。當孩子對音樂和鋼琴兩者都有正面反應之時,才是鋼琴學習的開始時機。不然的話,孩子貪新鮮過後,就會常投訴沉悶,正如一些人在聽音樂會時打瞌睡一樣。
2. 感覺統合是否預備好?
學鋼琴需要正襟而坐(即身軀操控和平衡感應能力),才能好好運用雙手,也要眼手並用,手指不但要靈活,指頭還要有力,雙手更要能夠分別工作,但又能互相協調(左右腦的發展),才能彈奏得心應手。若孩子的感覺統合和動作能力發展較差,學琴時就會力不從心,不是手指不夠靈活或無力,便是坐得不夠直;或是雙手不配合,便是未能邊看樂譜邊彈琴。其實,學鋼琴是不能幫助孩子提升基本能力;相反,若學得不好,只會增加挫敗感,因彈奏鋼琴是一種難度高的技巧,建基於個人的基本感覺動作條件和不斷的練習。
3. 是否有足夠的專注力?
習琴起碼需要有30 分鐘的專注力,若孩子平日玩耍和做事時也未能專注,那麼,我們便要再認真考慮其需要,待孩子有足夠的專注力時才嘗試。
4. 是否有足夠的理解力?
由於學習鋼琴需明白各種音符的意義,還有老師口述的指導,因此,具備語言和符號抽象概念的理解是必須的,缺一不可。
5. 孩子的心預備好嗎?
鋼琴是一種複雜的樂器,需要成功,孩子是需要練習的。當他面對困難時,需具備不怕辛苦、堅持到底的心態,並要有心理準備,每天需要練習半小時。日常孩子是否已建立好作息有時,願意跟從的習慣?
陪孩子練琴增加成功機會
若孩子的發展順利,一般到了六歲就會具備以上的能力。所以,除非孩子真的具備很高的天份,不然孩子愈小開始習琴,失敗的機會就相應愈高。
不過,除了孩子本身的條件,家長的準備也是另一重要因素,無論孩子怎樣有興趣和天份,鋼琴技巧要進步,苦練是必要的。孩子終歸是孩子,尤其是在六歲前,要他們乖乖地每天練習,父母的以身作則,鼓勵堅持乃孩子的動力所在,我們是否預備好心態和時間來陪伴孩子練琴呢?
筆者提議,家長可以四個月為一評估期,觀察孩子是否在慢慢地適應和變得投入。若然,則可繼續;若不,則可嘗試其他。一般來說,四個月應已超過適應期,不但可看出孩子的進度,也能較清楚地評核老師是否合適。
陳玉珍 助展會兒童發展治療顧問
學前教育 (荷花出版社) 20期